国际男网惜别三巨头时代!伤退14周,36岁纳达尔还会再战吗?_荔枝网新闻

admin 最强阵容 2024-06-29 23 0

国际男网惜别三巨头时代!伤退14周,36岁纳达尔还会再战吗?_荔枝网新闻

  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许云峰】本周开打的ATP1000马德里大师赛没有网坛巨头纳达尔的身影。“红土之王”纳达尔近日宣布因伤退出马德里站,自今年1月在澳网遭遇髂腰肌二级撕裂以来,纳达尔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ATP(职业网球联合会)巡回赛。他上周透露,髂腰肌恢复未及预期,“最初需要6到8周,现在已经14周了”。在此之前纳达尔还错过蒙特卡洛和巴塞罗那站,加上马德里站,纳达尔在红土赛季已经连续退出三站,这让球迷担心这位36岁西班牙老将的未来。如果纳达尔就此退役,男子网坛三巨头将只剩德约科维奇孤军奋战。

  马德里站可谓纳达尔的“后花园”,他先后5次在这里完成男单登顶。雅虎网站称,缺席马德里大师赛,对22届大满贯冠军得主纳达尔的法网前景是残酷的打击。纳达尔希望在5月的法网获得创纪录的第15个赛会冠军,但他的髂腰肌严重影响对红土大满贯的准备。纳达尔此前宣布退出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的北美“阳光双赛”,并着眼于在红土赛季开始时复出,但这并没有实现。

  放弃马德里站意味着,留给纳达尔为法网热身的机会所剩不多。如今纳达尔只能在罗马站热身,然后前往巴黎参加今年的第二场大满贯赛。雅虎网站认为,纳达尔需要证明自己身体健康,而法网将于5月28日开打,他几乎没有时间了,“纳达尔宣布退出马德里站震惊网球界,许多球迷担心这可能最终导致他退役”。

  球迷的担心并非多余,这是基于纳达尔的年龄和当下身体状况的预判。今年6月,纳达尔将年满37岁,他表示,团队已经决定尝试不同治疗方法,希望情况有所改善,但尚未为回归设定最后期限。除了髂腰肌,体能问题也在困扰纳达尔。自从纳达尔去年夺得第14个法网冠军以来,他的体能问题日益凸显。去年夏天的温网,纳达尔由于腹部受伤被迫退出男单半决赛。

  “空降”法网?

  今年3月,纳达尔自2005年以来首次退出TOP10,目前排名下滑到第14。纳达尔需要在5月8日的罗马大师赛前恢复状态,这是他最后的热身机会。英国《每日快报》称,另一位西班牙球星洛佩兹也表达担忧——纳达尔可能无法从伤病中彻底恢复,恐怕会像去年的费德勒那样“一瘸一拐地退出这项运动”。

  纳达尔目前所处的困境也让他的同胞、19岁的美网冠军阿尔卡拉斯感到不安。阿尔卡拉斯说:“我是网球运动员,也是一名网球迷,看不到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参赛将是一种遗憾。我还很年轻,如果纳达尔不再参赛,我也就失去向他学习的机会。我祝愿他早日康复,希望能尽快看到他打网球。”

 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,即便纳达尔放弃热身“空降”法网,也不能就此唱衰他的夺冠前景。英国“网球头脑”网站表示,就法网而言,纳达尔跳过热身也不成问题。上赛季,纳达尔在红土赛场只打了5场比赛就前往巴黎参赛,但最终仍然赢得法网冠军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纳达尔不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红土场地,因为那里就是他的地盘。

  纳达尔的叔叔兼前教练托尼·纳达尔近来也谈及纳达尔,虽然纳达尔本赛季4场比赛中只赢下1场,但托尼仍然认为纳达尔有机会获得第15个法网冠军。托尼说:“我已经说过很多次,即使抵达罗兰·加洛斯时状态不那么好,但当他进入菲利普·夏蒂埃球场,一切都会改变。”

  德约:“岁月不饶人”

  随着费德勒挂拍和纳达尔连续伤退,称霸多年的男网“三巨头”只剩下德约科维奇还比较正常地活跃在赛场上。即便如此,德约面前也不是一片坦途,他同样选择退出马德里站。德约科维奇今年重返蒙特卡洛大师赛,开始他的红土赛季,但前两站比赛并不顺利,这位22届大满贯冠军输掉的比赛与赢下的比一样多——仅取得2胜2负。35岁的德约2018年接受背部手术时牵扯到肘部,虽然德约科维奇退出马德里站的原因尚未得到证实,但球迷猜测问题就出在肘部。在蒙特卡洛站,德约一直佩戴护肘出战。

  虽然现在尚在2023红土赛季早期,但德约科维奇对自己迄今为止的表现并不满意。对德约科维奇来说,进入法网之前,他还可以通过罗马站提高成绩。如果肘部伤势无法让德约科维奇全力击球,他的法网前景将就此蒙上阴影。德约科维奇在巴尼亚卢卡站开始前说:“我的肘部状态不理想,但足够为第一场比赛做好准备。”

  在巴尼亚卢卡站1/4决赛中输给同胞杜桑·拉约维奇后,德约科维奇对自己的状态和体能并不满意,“我的腿很慢,步法也很迟钝,很多球打不到,完全没有方向”。《专业网球》称,如果德约科维奇的身体没有处于绝佳状态,他在红土场上就没有出路,无法像在硬地球场或草地上那样,用速度和准确性来弥补这一点。

  报道称,德约如今的状态开始变得非常令人担忧,德约重返巡回赛后短时间内表现迟钝是可以理解的,他是这项运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,有望在法网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,“但岁月不饶人,这可能是目前最令人担忧的问题”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