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常见传染病及聚集性疫情判定参考标准,附:宣传视频_消毒_症状_孩子

admin NBA赛事 2024-07-03 27 0

学校常见传染病及聚集性疫情判定参考标准,附:宣传视频_消毒_症状_孩子

蓝字关注我

秋季传染病

防控知识宣传

前言

秋冬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,尤其是诺如病毒感染性呕吐、腹泻,另外手足口病、季节性流感、水痘、猩红热、麻疹、风疹、流行性腮腺炎、红眼病等传染病也是多发传染病。学校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,因为:

→学校易感者密度高,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;

→带病上课率高,难以杜绝发热咳嗽学生教职员工带病上课;

→传染机制极易实现;

→学生打闹嬉戏密切接触,使传染病易于实现传播;

→不注意劳逸结合,缺乏自我保护意识,教学活动后易着凉、淋雨,抵抗力下降

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忽略社会公德(经常用手搽揉鼻子、口腔,不注意洗手、咳嗽和流涕未正确处理使用纸巾等)

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。

聚集性呕吐、腹泻事件:学校、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内同一班级或同一宿舍,1天内发生3例及以上,或连续3天内发生5例以上,以呕吐和(或)腹泻等为主要症状的病例

聚集性发热事件:一个集体单位(幼托、学校、企业等)的一个班级、车间、或办公室等近3天出现3例及以上体温≥ 38℃以上的病人。

流感样病例:即发热(体温≥38℃)(口温),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。

常见传染病的主要症状

1.诺如病毒感染性呕吐、腹泻

潜伏期 24-48h,可短至18h,长至72h。起病突然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。大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,无粘液脓血,2h内4-8次,持续12-60h,一般48h。儿童一般呕吐多见,而年长者腹泻症状更严重。可伴有头痛、肌痛、咽痛等症状。病情多呈自限,不需用抗菌素,预后较好。对儿童及病情较重者,需住院补液、对症治疗。

2.手足口病
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主要症状表现为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、疱疹。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、脑炎、脑脊髓炎、肺水肿、循环障碍等。

3.流行性感冒

潜伏期一般为1~3日,出现急起畏寒、高热(≧38℃)、头痛、头晕、全身酸痛、乏力等中毒症状,可伴有咽痛、干咳、流鼻涕、流泪等呼吸道症状,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,伴有腹痛、腹胀、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

4.水痘

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皮肤、粘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、丘疹、疱疹和痂疹并伴有较轻的全身症状。

5.猩红热

以发热、咽颊炎、草莓舌、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,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,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和肾脏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。

6.流行性腮性炎

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潜伏期为14~25天,平均潜伏期18天,腮腺肿大前6天~后9天传染性最强,腮腺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,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,伴肌痛、头痛、低热、睾丸肿痛等,20%为无症状感染者。

7.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

潜伏期:短,约在24小时内发病,多为双眼,一般持续10天左右。出现畏光、流泪、眼红、异物感和剧烈眼疼。眼睑及结膜充血、水肿,睑结膜滤泡明星增生。球结膜点状或片状出血,耳后淋巴结肿大。

学校、家庭针对以上常见传染病的

相关防治措施

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,增强您和孩子防范传染病的意识与能力,真正落实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的措施,确保学生正常的健康生活。学校会要求各班级老师在校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,组织学生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活动,班级教室经常开窗通风,一经发现有异常情况,立即采取隔离、消毒等防范措施。因此,请各位家长共同配合,做好以下工作:

1.每天早上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,特别是呕吐、腹泻、感冒发烧、咳嗽、头痛、乏力、出疹、嘴巴肿痛等现象,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,做到早发现,早诊断、早治疗。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,如确诊为传染病,及时报告班主任老师,切不可隐瞒。

2.根据规定,对突发性呕吐(呕吐1次及以上/天)、腹泻(腹泻3次及以上/天),伴有恶心、腹痛者,以及对发热(体温≥38℃),伴有咳嗽或咽痛之一者,应及时离校就医并回家休息,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,不进入公共场所。家长在家处理呕吐物和粪便时要注意防护,戴好口罩、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。处理完后要及时用肥皂、消毒洗手液消毒。建议用有效氯为1000mg/L的含氯消毒剂(将一份5.25%的家用漂白水加入49份清水中)消毒受污染的地方和物品。被污染的衣物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,清洁用具也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。

3.呕吐、腹泻者在症状消失后72h,发烧者在热退48h后,方可恢复上课,复课凭卫生老师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进教室。如确认为传染病患者,则必须居家隔离治疗,病愈返校的条件是要有医院出具的“传染病解除隔离证明单”并盖章方可正常入校,以确保其他学生的安全。

4.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不随地吐痰,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、餐具、毛巾、牙刷等物品。

5.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;保证充足睡眠,多喝水,多吃蔬菜水果,增加机体免疫能力,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。

6.注意饮食卫生,不随便吃路摊食物、不喝生水。

7.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兴趣班时,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学生接触,防止交叉感染。

8.在家做好教育工作以及防止传染病常识的宣传。在家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多参加户外活动,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。

9.麻疹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流行性感冒、水痘、风疹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疫苗来预防,可带孩子到当地社区医院或疾控中心接种门诊接种。

学校常见传染病聚集性疫情

判定参考标准

01

手足口病

7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5例及以上;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。

02

诺如病毒感染

7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10 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病例(包括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)。

03

细菌性痢疾

3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10例及以上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细菌性痢疾病例,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。

04

急性出血性结膜炎

7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3例及以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。

05

流 感

7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(体温达到或超过38℃,伴有咽痛或咳嗽之一者)。

06

猩红热

7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10 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(疑似病例/临床诊断病例/实验室确诊病例)。

07

麻疹

10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。

08

风疹

7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5例及以上风疹病例。

09

流行性腮腺炎

7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5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。

10

水痘

7天内,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发生5例及以上水痘病例。

11

登革热

14天内,同一个校区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。

12

新冠病毒感染

7天内在同一学校、托幼机构出现10例及以上病例。

来源|一线公卫防控

责任编辑:

评论